不要忆往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5),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不要忆往昔,世纪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宁安看着他的背影,小小的叹了口气。他们家明明有俩高中生,应该是课本齐全的家庭,但是,家里却连一本书都没有。

赵大志和于晓红的胆子是真的不大,当年一罢课,全国开始批判臭老九,他俩就把家里的书都烧了,连卖废品都不敢。

她和赵建华的小学课本也没能幸免。

事实上,很多地方罢课闹革命没有蔓延到小学,他们这儿的一到四年级也没受影响,只有五六年级停课了。大概是觉得混个“初小”文凭,能够认识几个字就够了,把小学当成了扫盲班。

她和赵建华刚好上完四年级,该上五年级了,就回家了。

宁安起身回到自己的房间,盘腿坐在床上整理思路。

别看这辈子是城里人,生活条件比上辈子差多了,家里没有副业收入,什么东西都靠钱票买,买鸡蛋都要票,父母工资也不高,赵大志和于晓红俩人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六十块,定岗之后就没涨过。

这些钱需要养活两个大人四个孩子,还要给四个孩子交学费,给两个儿子攒媳妇本。至于给女儿攒嫁妆?没有这回事,到时候让她们把男方送来的彩礼都带回去就行了。

赵大志和于晓红就是这个年代最常见的那种父母,重男轻女,但也没有不把女儿当人看;冷漠自私偏心眼,漠视原主遭受的不公,不肯主动站出来主持公道,但是,原主干得多、待遇差,至少没有遭受过暴力。

原主的“知足”,某种程度上是和那些在家里经常挨骂挨打还吃不饱穿不暖的女孩子对比出来的。这样一比较,就觉得爹妈还可以。

他们不是特别好的父母,但也算不上特别极品,相对于那种动不动就打人、单纯拿女儿当出气筒泄愤的父母来说,他俩也还算凑合。

勉强算是矮子里头不太矮的那个吧。

至少一开始,他们并没有想让赵宁安替赵建兰下乡,是后来实在找不着赵建兰了,他们俩又被街道办威胁,交不出人就要丢掉工作,这才想出这么个李代桃僵的计策。

原主要是坚决反对,这个计策其实也实施不了,但是她心软了,还配合着去改了名!

她的悲剧,一方面是因为父母的漠视、不作为和偏心,另一方面,真的就是她自己不争不抢还烂好心造成的。

可是,话说回来,就算是这样,如果她没有下乡,没有遭遇意外,以后的人生还是会有很多种可能性,她勤劳能干肯吃苦,就算不能大富大贵,至少也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影视世界:作为反派,我花样作死

李子源